咨詢電話︰400-027-0309

  首頁 >> 研究領域 >> 河道景觀

研究領域

濱河綠道的設計要點




濱河綠道的概念



1990年美國學者Little首次定義了綠道的概念:綠道是一種線性開放空間,通常沿著自然廊道(如河岸河谷山脈)改造而成的游憩娛樂通道。濱河綠道是綠道範圍內較為特殊的一類廊道,除具備一般綠道功能外,還能為野生動植物遷徙提供生態通道,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對于河流生態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2.濱河綠道的分類



1)自然生態型綠道︰指存在于人跡罕至的群山、溪流和河邊的供野生動植物遷徙的自然生態廊道。






2)城市河流型綠道︰指城市中沿著自然或人工河流存在,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或供人休閑娛樂的走廊。





3)綜合型綠道︰自然存在或人工建設,?  吧 參鍇ㄡ閭 ┤ 呃齲 幟  死嗌詈蛻 ┐竦拇幢跛 佔洹/span>




濱河綠道的設計原則



1)跨區域合作原則

河道治理是一項周期長、任務重的工作,在濱河景觀綠道建設中,應打破行政歸屬,齊心協力共同合作。

2)生態恢復性原則

濱河綠道景觀營造的基礎是保證水質、水量, 運用景觀生態學等理論幫助其再度恢復自我調節功能。實現“ 人為修復一自我調節一反晡環境” 的良性循環。

3)自主參與性原則

濱河綠道主要服務對象是城市居民,綠道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休閑、娛樂、交流、學習等活動空間。

4)地域文化延續性原則

城市濱河綠道作為城市帶狀景觀線,承載著展現該地區民俗習慣、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的功能。在綠道景觀規劃中,要以延續地域文化為設計原則,豐富濱水空間景觀,彰顯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

5)安全性原則

濱水綠道景觀設計的安全性原則除了指在人們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還包括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安全格局包括洪水安全格局、物種多樣性保護安全格局、文化遺產景觀安全格局和游憩景觀安全格局。

6)景觀融合性原則

城市濱水綠道景觀屬于城市景觀分支,綠道規劃設計需服從于城市總體規劃布局,景觀風格需與城市建設風格一致,道路規劃應融入城市總體道路之中。




濱河綠道的設計流程



城市濱河綠道設計規劃流程可以分為大致三個階段︰前期準備階段,規劃制定階段和後期實施階段,需要注意的是,公眾參與過程應貫穿整個流程之中。針對不同尺度及情況的濱河綠道的具體項目,側重點不一定相同。規劃流程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的進行調整。





 


濱河綠道的設計策略




1)陸域要素︰野生動物及土壤保護設計、游徑系統設計、陸域植被設計、標識系統設計、濱河建築設計。

2)岸域要素︰生態護岸設計、岸域植被設計、消落帶設計。

3)水域要素︰水上游徑設計、水體設計、水上活動設計、水域植被設計。





游徑系統設計




1)游徑的寬度

步行游徑︰寬度最小為1.2m,加上無障礙設計,游徑的最小寬度為1.5m。

自行車游徑︰單車道寬度1.5m,雙車道寬度2.5m。

綜合性游徑︰寬度4~6m。

2)游徑的鋪裝材料


3)游徑的坡度

步行道的縱坡標準以3%為宜,最大不應超過12%,步行道的橫坡宜采用單面坡,坡度為1-2%;自行車道縱坡宜小于2.5%,橫坡的參考標準為1%-3%;而無障礙游徑的縱坡坡度以 2%為宜,最大不宜超過8%,其橫坡坡度也以2%為宜,其最大不宜超過4%。




濱河綠道地域性景觀的營造方法




1)鄉土植物的運用

植物是景觀設計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種植于水邊的植物要求的耐水性比較高,本土植物的生長更有優勢。例如,灕江兩岸的鳳尾竹林就為桂林山水的秀麗增添了不少情趣。





2) 原有建築、遺址的保留和改造

作為綠道形式的一種,濱河綠道提供了保護國家文化遺產的方式,讓那些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得以保存,並作為一種特色資源而得到更多的關注。例如位于武漢長江南岸的黃鶴樓。



3)歷史文化的挖掘與運用

地域性景觀的建設不僅僅依靠歷史遺跡來完成,對歷史文化的挖掘也是展現地域文化的一個方面。一條河流孕育的生命都有著獨特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表現為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等都與當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汨羅江上每年一度的賽龍舟。





? 2018 武漢沃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鄂ICP備11015642號-1
rafa slot | 下一页